PRODUCTS

我们的产品

95后义乌夫妻借钱创业如今年销1500万元远销海外多个国家

发布时间: 2025-10-16 00:23:51 |   作者: PE袋系列

  那是2021年,疫情暴发的第二年,处处面临着不确定性,他要做的塑料包装袋也不是当时市场需求的爆发点。夫妻俩没有积蓄,父母也不支持他们创业,两人找朋友东拼西凑了15万元,怎么看都不是一副“好牌”。

  在义乌,日均发出超3000万件快递包裹,90%以上都需要塑料袋包装。在陈俊宏看来,即使行业不在快速地增长期间,但也一定存在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只要市场是动态变化的,就必定存在新机会。

  一个最便宜的塑料袋出厂价是2分钱,正常的情况下,一个订单要出几万个乃至几十万个,积少成多,只要商品交易还在继续,这生意就做得下去。“只要一批货的净利率保持在10%以上,就有利可图。”

  第一个客户是夫妻俩跑地推找来的,“这是最笨,也是新手最有效的获客方法,每个工厂都需要塑料袋包装,你挨个去问,一定能找到客户”。

  创业的5年时间里,他们正是靠着这种“笨办法”一路向上攀爬,从借钱创业到年销超1500万元,还把生意从国内做到了海外多个国家。

  大学毕业后,他本来应该接手父母的塑料袋工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步。但两代人不同的思想观念,让他在一开始就遇见了困难,父母不愿意接账期太长的客户,不要小订单,但陈俊宏觉得如果要把生意做大,一定要学会服务不同的客户,两代人间的争吵不断。

  2021年,陈俊宏和老婆一起找朋友们借来了15万元,用作启动资金,租了场地,买了两台最基础的二手机器,生产最简单常见的塑料袋,又招了2个工人负责理货和打包。

  起步期是最困难的,当时陈俊宏24岁,徐雅菲21岁,两人的工作经验并不多。

  但夫妻俩给自己定了三个发力点。第一,价格不能高于市场平均价格,这样才有谈判的机会;第二,要接别人不愿意接的小单,大家都想做钱多事少的单子,而事多钱少的单子才是新手入场的好机会;第三,保证更好的服务态度,小客户也要拿出专业的态度,积少才能成多。

  初期没有客源,陈俊宏就给自己安排任务,每天挨个跑工厂找客户,比如服装厂、玩具厂、饰品厂等等,“基本上所有的工厂都要使用到塑料袋做包装,所以地推是最直接的方式,我们第一个客户就是这样找到的”。

  当然过程中也遇见了不少问题。比如资金不足,人手不足,各方面都处于一个非常匮乏的状态。

  谈下客户只是第一步,他的两台机器只能生产最基础的塑料袋,大部分订单他还需要外包给有生产能力的工厂。但客户有账期,一般是先付订金,订单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结尾款,而工厂给他交货之后,他又需要先给供应商结账,由于资金问题,早期他经常被夹在客户和工厂之间。

  “我们和供应商商量延长账期,告诉他们我是本地人,必然不会跑。等供应商同意给我们一个月账期,再和客户商量,说我们刚刚起步,在价格上让利,但能不能早一点结账,比如提前到15天以内。大部分订单我们都是这样谈下来的。”陈俊宏说。

  人力不足,他就和老婆两个人亲力亲为,自己动手,实在忙不过来也优先处理完大客户的需求,对于小客户则先安抚,后处理,“创业以后才知道事情是很难面面俱到的,只能第一先考虑最重要的”。

  2022年,在朋友的介绍下,他们开通了阿里巴巴国际站。起初,他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并没有想过要投入太多时间精力,但没多久就有一个尼日利亚的客户主动询盘。

  最开始夫妻俩并没将这个询盘放在心上。因为平台会将客户分等级,尼日利亚这个客户不是金牌客户,但是没有想到客户主动加了他的联系方式,后来合作久了,还把所有的订单都给他了,现在每年在他这里下单的金额超过300万元。

  “做生意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时间久了,客户才会认可你,很多小订单只是大客户下单之前的试探,小订单做得好,才有后面的大订单。另外逢年过节的时候,拎点东西拜访一下,问问客户最近的需求,让大家产生需求后第一时间就能想到你,还能创造出一些转介绍的增量。”陈俊宏说。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海外客户都这么顺利。2023年,陈俊宏接过一个埃塞俄比亚的客户,定金只收了10%,结果出货之后人就消失了,再也没有回过消息,至今也没结尾款。

  “这个客户最早是家里人在义乌国际商贸城遇见的,在此之前年年都会来中国,但是自从2023年我们做了这一单生意之后,就再也没见过他了,我们甚至怀疑他是否遇见意外了。”陈俊宏说。

  他也在和印度人做生意的过程中交了不少学费,“很多人跟你谈100万元的生意,让你按照100万元的货量报价,最后只给你下2万元的订单”。

  吃过几次亏后,陈俊宏学会了见招拆招。印度客户只下2万元的订单,他就只给2万元订单的价格,对方不接受就不做这单生意了。

  而且印度客户“名声在外”,有不少人提货之后不结尾款,和他们做生意,陈俊宏要收50%的定金。货品到达货代公司的仓库后,他还会和管理人员约定,只有收到尾款,才可以从仓库出货,在此之前客户能申请验货,确保货品没问题,“但见不到钱,不可以出货”。

  “很多人收到货之后还要跟你讲条件,10万元的金额,他就只付9.5万元,挑你的各种毛病。我们本来利润点就薄,不设置这些流程,非常容易造成一笔订单亏得比挣得还多,宁愿规模小一点,有些生意不做,也要先保证利润”。

  在这些限制条件下,这两年陈俊宏放弃了不少客户,他只和愿意接受这些条件的人做生意。也正因为如此,他积累下来的客户都是优质客户。

  仅靠着几个大客户,陈俊宏的海外生意就做到了超800万元。但在国内,他却更倾向于和中小客户做生意。

  “相较于印度这些国家的海外客户,国内的客户通常更可靠,不会欠你的钱。但是,他们会拖你的时间,国内的大客户虽然订单金额高,但利润点更低更卷,有些时候账期3个月,到时间后还要再拖15天。” 陈俊宏说。

  “如果一个大客户一个月有10万元的应收账款,接了10个大客户,就是100万元的不确定性。而且市面上有些人以正常价格的70%出货,收到钱之后就跑路,专门赚工厂的钱。只要遇见一个这样的客户,一单就要赔几十万元,好几个月才能赚回来。没有点资金实力的中小创业者,非常容易就把自己玩死了。”

  去年陈俊宏也遇见过客户不结款的情况,他带着工人去到对方办公室,发现对方已经在搬机器准备跑路了。他和工人们堵在办公的地方,一直到凌晨才拿到回款,“现在这种事太多了,赌不起”。

  对陈俊宏来说,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更快的回款速度与更高的话语权,比生意规模更重要。

  踩了很多坑之后,陈俊宏才慢慢懂得父母的取舍,选择正真适合的客户比做大规模更重要。对于中小工厂来说,面对大的订单,没有议价能力,不仅账期长,利润空间也小,反而是中小商家更适合当下的发展,目前他只保留了两三个有实力的大客户,其余时间里他都更愿意接几万元、几十万元的小单,回款快,账期也短。

  随着过去几年业务规模的扩大,陈俊宏公司的人员也在持续不断的增加,从最开始的2个人,到现在的18个人,机器也从最开始的2台基础款二手机器,到现在的8台机器,不但可以生产最基础的透明塑料袋,还有外包装带,气泡袋等等,“自主生产更省钱,也能更好地把握产品质量”。

  陈俊宏靠着他的笨办法,只用了5年的时间,年销售额就已超越1500万元。

  最近,因为大环境和个人原因,工厂里机器的空置率明显高了很多,陈俊宏计划着还是要多出去跑跑工厂,主动推销自己,“市场上的客户永远存在,只是大家担心丢面子,很多时候不愿意出去跑,但其实,最朴素的方法永远都是最管用的”。

上一篇:姑苏金飞信请求无溶剂复合镀铝膜气泡袋包装机专利进步包装功率

下一篇:美国宣战AI行动计划打响第一枪!「AI+材料」成最新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