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站西路与昌盛路交口大众大厦办公818
  • 邮编:238000
  • 电话:18715170308
  • 邮箱:2180796028@qq.com
kaiyun.com

kaiyun.com:回乡的那点新鲜事儿

文章出处:kaiyun.com    人气: 132    发表时间: 2025-11-15 19:01:37

kaiyuncom体育:

  组织好巨细的作业,奔赴在回家的路上时,已接近年根。老家坐落安徽西部小县霍邱,北踏淮河,与阜阳市隔河相望,间隔省会合肥约179公里。从1997年高中时起外出肄业,至今已11个年初,作业之后回乡的次数更是寥寥无几。而不论远在哪个城市,每到年末的时分总会有一种期盼回家新年,这种期盼会一扫一切在外奔走的文字供词。

  新年的时分,咱们那个素日幽静的小镇上总会热闹非凡,肄业的、作业的、打工的人们都会从各地回归到那片从前哺育他们的土地上,放松地共享着那里心爱的人与事。

  早上9点抵达合肥客运西站。从合肥大约需求乘坐2个小时的大巴才干到家。从县城到省会的客流量比较大,素日的时分大巴15分钟发车一次,赶上春运等人多的时分车满就发车了,往往不需求5分钟。

  从售票窗口里买好票后,很顺畅地在大巴上找了个方位安顿下来,透过车窗看着背着大包小包行李的交游的人群,有条有理。

  上一年也是这样一个时间段,合肥汽车站的现象却恰恰相反。那会儿正是雪灾的时分,合肥和皖西区域都是受灾最为严峻的区域之一。上一年我在年根腊月二十六到了合肥,早上8点不到的时分就到了车站,整个车站里站着的都是扛着行李的人们,没有一点点的空地。排了将近一个小时的队后买到了车票才发现,前往霍邱方向的有票乘客现已排起了100多米长的部队。

  那天正是雪灾后通车的第一天,很多人都在车站等候了很多天,未来几天是否还会封路仍是未知数,人们回乡的心境更是可想而知。车站的作业人员为维持秩序,依照买票的先后顺序发了序号,凭票上车,至今我还清楚地记住我拿的是“131号”。

  回家的车是宇通51座大巴,依照正常核算第三趟车我应该是能够上车的。而可怕的是,等候在车站的人们回乡的心境难以按捺,每逢有一辆大巴到来时,彻底忘记了手中的序号,都蜂拥曩昔,老少挤成了一团。我被歪曲在简直张狂的人群的中心,5趟车曩昔了仍是没有乘上回乡的车,那会儿现已正午12点了。

  车站的作业人员的愤恨仍是一点点压抑不住人们回乡的热情。在人流中,到了下午2点的时分我总算被推进了大巴,坐在车里看着车窗外,渐渐的变多的人群、积雪消融后泥泞的地上、白叟孩子们挤成一团的局面,眼泪忍不住流出来了,回家太不容易了!

  正想着,思路被趁发车前几分钟卖报的小贩的叫卖声打断了,“快来看啦,本年要在狱中过大年啦!年前大促销,三份报只需一元钱!”

  买了份报纸,拿在手上翻阅时又忍不住笑了,原本小贩们也打起了“太极”,所谓的三份报一元钱,仅仅把一份报纸拆开成三份来卖的。

  很快就发车了。本年新年的气候很好,一路上阳光普照,高速路上车来车往。记住上一年的时分,那些冒险出门的大巴,在车轮上捆起了防滑链,在厚厚的冰渣上爬行前行。

  回乡的大巴也是历经了几年来的变迁,开端走向了正轨。2000年刚在外上大学的时分,从省会到家园,命运好的时分也需求4个小时的旅程。一来那会儿还没有高速路,二来那会儿交通认识没有现在激烈。原本拉满客人的大巴车,出站后还会持续在城里兜圈,希冀在路上再多拉上几位乘客。更可怕的是,遇到不宽厚的车主,假如车上的乘客比较少,会在半途中泊车将乘客“卖”给熟悉的其他车主,让人啼笑皆非。

  现在,这些苦楚的回想都曩昔了,回乡的路“变短”了。站内一致售票,定点发车,51座的大巴车绝不会超载一员,2个小时后准点到家。

  新年期间,最重要的时分便是亲朋好友间的彼此走动。每年新年的时分,怎么去间隔城镇10来公里外的阿姨家拜年但是头疼事!

  这10来公里的泥巴路,回忆中总是“晴天浑身土,雨天浑身泥”,租车都没人乐意去。本年的新年刚回来,家人就说起了那条“泥腿子”路现已被修成了水泥路,一向通往镇里乡角落的当地。

  听当地的政府作业人员介绍说,国家村村通工程里有部分专项资金是用来筑路的,承当了从城镇到各个村里首要干道的公路建筑费用。不仅如此,当地的各家各户都自愿筹资,让主干道的公路延伸到大队里,延伸到自己的家门口。这不,水泥路通进了乡角落,村庄之间的间隔真是越来越“短”了。

  伴随着水泥路的家家通,当地的政府还开通了从城镇到村里的公交车,一天两趟,方便了乡亲们的来往,生意也还算兴旺。

  小的时分,记住亲朋好友们新年串门时最常见的礼物是带上用报纸包好的两包红糖,殷实的人家会带上四包,标志着期望日子能愈加兴旺。

  渐渐地,开端盛行起来红糖加上两包油炸的面果子,算是给孩子们带上的礼物。

  后来,酒成了必不可少的拜年礼品,从2瓶到4瓶,都是双数。再后来是再多捎上一箱苹果,在当地的习俗里也是图个吉祥。

  到了“送礼还送脑白金”的盛行年月里,新年送补品在咱们当地也从前一度风行起来,各式各样的补品也接二连三,不过很快又被绿色的消费理念所筛选。由于人们很快发现,补品不补,摄生仍是家常便饭的好。

  说起摄生,近年来的拜年礼品中,摄生成了“主打牌”。可不,年前就有亲属送来了盆景和鲜花,在外打工的表叔还特别给奶奶捎来了《摄生书合集精装版》,看把奶奶乐的!


相关文章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