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站西路与昌盛路交口大众大厦办公818
  • 邮编:238000
  • 电话:18715170308
  • 邮箱:2180796028@qq.com
kaiyun.com

kaiyun.com:北京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公共政策建议

文章出处:kaiyun.com    人气: 132    发表时间: 2025-11-09 04:05:17

kaiyuncom体育:

  污水资源化是比较有效的开源方式,也是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的途径。张巧玲/摄

  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m3,水资源供需矛盾很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首都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

  污水资源化是比较有效的开源方式,也是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的途径,既可减轻水资源供应负荷,又能削减水污染负荷。

  污水资源化利用设施具有公益性、社会性、超前性等特点,因此其建设应以政府为主导,制定合理的政策,通过引导和规范污水回用的经济运作方式,提高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发展速度,让公众在尽可能少量支付下得到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公众利益和社会利益,同时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北京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已有较长时间的历史。上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从污水灌溉、工业废水厂内处理回用、单栋建筑中水道系统到市政中水利用,都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截至2006年底,北京规划市区已建成污水处理厂9座,污水处理能力248万m3/d,处理率达90%以上。郊区总共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小型污水处理设备76座,污水解决能力80万m3/d以上,处理率为40%以上。

  规划市区已建成酒仙桥、方庄、第六水厂、肖家河4座高品质再生水厂,建成再生水供水干线公里,再生水回用能力达到25.5万m3/d。密云建成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的高品质再生水厂,设计处理能力4.5 m3/d,是目前世界上采用同类工艺顶级规模的再生水厂。建成建筑中水设施400套,解决能力12万m3/d。2006年,北京全年处理污水7.4亿m3,利用再生水3.6亿m3。

  近年来,全市污水资源化利用取得明显成效,在开发利用方面具有以下经验与特点。

  首先,根据再生水水质可用性和实际的需求情况,农业灌溉、工业循环冷却、河湖景观、公共绿化等是北京污水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领域。

  其次,再生水处理工艺更注重向深度处理发展,多用途的高品质水更利于满足已有的或潜在的多种需求。

  最后,从水资源整体配置上看,再生水利用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现状,可远期战略储备。

  结合北京水资源特点和真实的情况,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战略思路是:按照坚持系统治理的原则,加强能力建设与提高利用水平同步发展,政策引导与政府投资支持相结合,重点集中建设再生水厂及配套管线,兼顾发展小型分散的建筑中水设施,固定供应与流动供应相结合。近期,促进全市再生水有序发展及有效利用;远期,逐步建成完善的再生水系统,纳入全市水资源供需平衡体系,统一调度。把握应用领域特点,重点发展工业,扩大农业灌溉,增加景观用水,推动市政杂用。

  目前,国家和北京市也已出台了一些与污水再生回用相关的法律规章和行业标准,对促进污水再生回用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但从北京污水再生回用的现状看,还存在很多问题。再生水需求与供应渠道不畅。客观上形成了再生水“叫好不叫座”的现象。

  问题大多数表现在再生水厂站及配套管网(包括污水集水管网、再生水输配管网和用水设施等)建设相对滞后,不能够满足再生水用户发展的需求;全市统一调配的再生水资源管理机制尚未建立,再生水资源不能发挥出应有的社会效益;再生水设施建设投融资环境欠佳;政府对再生水的投融资缺乏引导,对再生水利用没明确的鼓励政策和投资支持;设施建设融资平台和投融资管理制度缺少政策支撑等方面。

  此外还有“分质供水、分质定价”的价格体系没形成,价格上的优势对再生水利用的推动作用没有正真获得充分体现。与价格配套的补偿机制没有建立。再生水收费方式不明确,收费机制不规范。河道景观环境补水等公益性用再生水的费用负担主体没有根本解决。

  另外污水再生利用的宣传力度不够。虽然再生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但因其源水是污水,人们在使用安全上仍存有疑虑也是再生水“叫好不叫座”的原因之一。

  根据再生水利用的发展现状,结合实际,按照公共政策目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加大政府投资力度,规范再生水设施投资政策,按照准经营性、公益性设施对待。

  第二,建立与再生水价格相匹配的运营补偿机制。统筹安排污水处理费和水资源费,对于小型分散式建筑中水,可以由污水处理费按量给予一定补贴。

  第三,严格执法,加强监管。依法加强对再生水生产运行监管,保质保量运行,结果定期向全社会公布。

  第四,进一步通过水价机制引导再生水使用。加强完善自来水价格体系,拉开不同用户用水价格,尤其是要大幅度提高应该使用再生水的用水领域自来水价格,通过加大用水成本,促进引导使用再生水。

  第五,建筑中水设施应探索试点,招标选择专业公司管理和运营。难以纳入公司管理的,要对运营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相关文章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