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开源大模型的应用慢慢的变成为企业和个人追求更高效率的重要手段。其中,DeepSeek大模型凭借其强大的语言解决能力,非常关注。慢慢的变多的公司和个人选择使用Ollama工具在本地服务器上部署DeepSeek。然而,最近的一则警示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使用Ollama部署DeepSeek大模型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根据奇安信资产测绘鹰图平台的监测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当前活跃的Ollama服务器中,近89%处于完全开放的状态。尤其是运行DeepSeek-R1大模型的服务器正在迅速增加,这无疑为用户所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暴露了严重的安全风险。事态的严重性在于,很多用户在部署时未能设置必要的访问控制,导致未授权用户能轻易访问这些服务,不仅可能被滥用,还可能会引起重要数据的泄露和服务的中断。
安全专家对此表示,Ollama在默认情况下并没提供安全认证功能,这使得许多运维人员在部署后并未做必要的安全设置。这不仅使得DeepSeek大模型面临被恶意攻击的风险,甚至攻击者能够轻易窃取模型数据,或通过自动化脚本占用服务器资源,导致服务崩溃。这一切无疑提醒着我们,在享受技术便利的同时,安全性绝不能被忽视。
特别是在2024年11月,安全研究人员已经发现Ollama人工智能框架中的多个安全漏洞,这些漏洞能被利用来进行拒绝服务攻击、模型污染等恶性行为。因此,企业和个人在使用Ollama部署DeepSeek时,需要果断采取额外的安全措施。
对此,奇安信专业的人建议用户对Ollama的配置进行及时修改,尤其是加入身份认证机制和严格的访问控制。同时,修改防火墙、配置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方案也非常必要。设定IP白名单,确保仅授权人员能访问大模型服务,可以大大降低安全风险。此外,所有传输的数据都需加密,以避免在遭遇攻击时敏感信息泄露。这对于保护用户的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尤为重要。
而对个人用户而言,使用不明来源的DeepSeek大模型服务尤为危险。存在一些不良厂商利用被盗资源进行商业化运作,不仅可能涉及财务损失,甚至有可能导致个人数据在未授权的情况下被监控和使用。州委保密办亦提醒公职人员,应严格遵守“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的纪律,以避免无意中泄露国家秘密和重要信息。
在AI技术不断革新的今天,尽管大模型的优势不可小觑,但在部署和使用的过程中,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同样不可或缺。希望每一个用户都能在享受技术创新带来的便利时,保持警觉,确保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不受侵害。这不仅是对自身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负责的态度。
解放周末!用AI写周报又被老板夸了!点击这里,一键生成周报总结,无脑直接抄 → →